滄浪亭——中式設計園林典范
來源:北京云臻軒裝飾設計
作者:中式設計
時間:2019-04-17 12:24
瀏覽量:
滄浪亭是蘇州現存最古老的園林,古典建筑中式設計園林蘇州四大名園之一。滄浪亭堪稱我國古典文人山水園的典范,其價值絕不亞于拙政園、留園等名園。
文人園林起始于唐代,由于山水文學日益繁榮,當時的文人對山水風景鑒賞能力和水平日隆,柳宗元、白居易等一大批文人熱衷于將自然山水之景搬進建造的園林之中。至宋代,文人園林日趨成熟,并形成自身風格和特征,滄浪亭就是誕生于這種氛圍和背景下的。
唐宋文人園林具有若干明顯的特征,統而察之,滄浪亭一一具備。
第一,園林選址很重視因山就水,利用原始地貌,力求園林本身與外部自然環(huán)境契合。滄浪亭確實如此選址,利用園外的一泓碧水,環(huán)園而流,破除了園林的高墻圍封,沿水筑黃石駁岸,臨水建亭設軒,使園內景色和園外清流融為一體。游人置身河邊,還未入園,已可領略迷人園景。河上建有石板曲橋,有人稱之為無名橋,一如鄉(xiāng)野小橋,浮水而渡,左顧右盼,美景如畫,款款行走間,方才怡然步入園中。
第二,園林內的假山,以土山居多,也有石間土的土石山。過橋進入滄浪亭大門后,土石山便赫然眼前,山體很大,土多石少,自西趨東狹長而蜿蜒,山的四周底腳以石相護。山上古木蒼翠,枝繁葉茂,登山四顧,仿佛置身于古樸靜謐的郊外野山樹林。東首可見從河畔移建而來的滄浪石亭。
第三,園林內部的成景盡量以植物為主要內容,兼寄以比德意識。滄浪亭也循此法,選定的“基調”植物為竹。唐宋文人喜以自然界山水和物件寓意比德,借頌人之高風亮節(jié)。虛心、正直、堅韌不拔等等,當為竹之寄寓美德。在蘇州園林中滄浪亭植竹最早、最多,品種多達二十有余,湘妃竹、毛環(huán)竹、慈孝竹、箬竹、哺雞竹等等,應有盡有。園內四處皆竹,青翠欲滴,尤以翠玲瓏四周為甚,因此,其主蘇舜欽有詩云:秋色入林紅黯淡,月光穿竹翠玲瓏。翠玲瓏室內的對聯當然也與竹有關:風篁類長笛,流水當鳴琴。吟誦之下,隱隱可聞,山水有清音,風動竹奏樂。
第四,園內多見高出于樹梢的建筑或臺壇,旨在觀賞園外的借景。滄浪亭也確如此效仿,制高點就是南面邊緣的看山樓,景題因詩“有客歸謀酒,無言臥看山”而命名。樓高兩層,下為印心石屋??瓷綐峭庑蚊烙^,結構精致,飛檐翹角,登樓而遠眺,據史料記載,舊時可望見西南之靈巖、上方、七子諸多山峰,可憾現已不再。
文人園林起始于唐代,由于山水文學日益繁榮,當時的文人對山水風景鑒賞能力和水平日隆,柳宗元、白居易等一大批文人熱衷于將自然山水之景搬進建造的園林之中。至宋代,文人園林日趨成熟,并形成自身風格和特征,滄浪亭就是誕生于這種氛圍和背景下的。
唐宋文人園林具有若干明顯的特征,統而察之,滄浪亭一一具備。
第一,園林選址很重視因山就水,利用原始地貌,力求園林本身與外部自然環(huán)境契合。滄浪亭確實如此選址,利用園外的一泓碧水,環(huán)園而流,破除了園林的高墻圍封,沿水筑黃石駁岸,臨水建亭設軒,使園內景色和園外清流融為一體。游人置身河邊,還未入園,已可領略迷人園景。河上建有石板曲橋,有人稱之為無名橋,一如鄉(xiāng)野小橋,浮水而渡,左顧右盼,美景如畫,款款行走間,方才怡然步入園中。
第二,園林內的假山,以土山居多,也有石間土的土石山。過橋進入滄浪亭大門后,土石山便赫然眼前,山體很大,土多石少,自西趨東狹長而蜿蜒,山的四周底腳以石相護。山上古木蒼翠,枝繁葉茂,登山四顧,仿佛置身于古樸靜謐的郊外野山樹林。東首可見從河畔移建而來的滄浪石亭。
第三,園林內部的成景盡量以植物為主要內容,兼寄以比德意識。滄浪亭也循此法,選定的“基調”植物為竹。唐宋文人喜以自然界山水和物件寓意比德,借頌人之高風亮節(jié)。虛心、正直、堅韌不拔等等,當為竹之寄寓美德。在蘇州園林中滄浪亭植竹最早、最多,品種多達二十有余,湘妃竹、毛環(huán)竹、慈孝竹、箬竹、哺雞竹等等,應有盡有。園內四處皆竹,青翠欲滴,尤以翠玲瓏四周為甚,因此,其主蘇舜欽有詩云:秋色入林紅黯淡,月光穿竹翠玲瓏。翠玲瓏室內的對聯當然也與竹有關:風篁類長笛,流水當鳴琴。吟誦之下,隱隱可聞,山水有清音,風動竹奏樂。
第四,園內多見高出于樹梢的建筑或臺壇,旨在觀賞園外的借景。滄浪亭也確如此效仿,制高點就是南面邊緣的看山樓,景題因詩“有客歸謀酒,無言臥看山”而命名。樓高兩層,下為印心石屋??瓷綐峭庑蚊烙^,結構精致,飛檐翹角,登樓而遠眺,據史料記載,舊時可望見西南之靈巖、上方、七子諸多山峰,可憾現已不再。
- 上一條: 上一篇: 蘇州古典園林——中式設計之瑰寶
- 下一條: 下一篇:蘇州中式古典園林——獅子園建筑特色